首页
文学
维度侵蚀者
维度侵蚀者
黄怡伯
84332万字
93753人读过
连载
〖前言〗2013年8月7日上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乔默-肯雅塔国际机场爆发大火,烧毁国际到达大厅,机场关闭。听闻这个消息时,我们正在从安博塞利返回内罗比的路上。“既然机场关闭,我们是不是可以晚回几天?正好可以再去一次马赛马拉!”得知这条坏消息,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叹气,反倒有点幸灾乐祸。我们在马赛马拉只呆了三天,三天的时间,对于辽阔无边的马赛马拉草原来说哪里足够,只觉意犹未尽,诸多遗憾。8月8日,按原计划下午我们就将搭乘阿联酋航空返国。但一大早便得知消息,国际机场当天依旧关闭。清静和飞翔开始与旅行社及保险公司联系,75忙着联系更便宜的酒店,因为十有八九我们这天是无法离开了。走不了,但也去不了马赛马拉,因为正值马赛马拉的旺季,如果没有提前几个月预订住宿,根本是一房难求。午饭后,我们兵分两路:大部队去机场确认航班消息,我和蟋蟀头及75去希尔顿酒店预订当晚的住宿。因美亚保险认为机场火灾不在我们的保险范围之内,保险公司拒不承担我们滞留的任何费用,所以我们得找便宜一点的住宿。对于我们这类出行常住青旅或家庭旅馆的驴友来说,希尔顿这样的五星级酒店向来不在考虑之内。但,这是在内罗毕,我们必须为自己选择一个安全的酒店。而安全,往往则意味着昂贵。在希尔顿订好住宿后,我们三人赶到机场与大部队汇合。机场区的空气里依旧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焦味,国际航班抵达区的建筑被浓烟熏黑,且部分坍塌。此情此景,惨不忍睹。对于我们这些滞留的客人将如何处置,机场与阿联酋航空没有任何表态。我们一无所获地离开机场,回到希尔顿。200美元/晚的住宿费,除了安全,我们并没得到更多。房间又小又旧,似乎连如家也不如,晚餐的费用又高得离谱,大家再也没有玩的心情,只一门心思想着回去。8月9日,一大早check out后赶到机场,机场早已是人潮汹涌,混乱不堪。我们挤在一个小通道处,在长不到十米的通道排了两三个小时,才总算安检完进入check-in大厅。原以为进去后便诸事大吉,谁知那只是等待的开始。check-in大厅里早已挤得人满为患,但离开的人少,进来的人却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在阿联酋团队check-in的柜台前又排队两小时后,方得知阿联酋当天并没增加一个航班,这意味着7号8号未离开的旅客将继续滞留。满怀希望的人群一片哗然,开始躁动不安。阿联酋航空的工作人员站在柜台上讲话,让非当天机票的乘客离开,“NO!NO!”滞留的旅客,而且大多是中国游客,喊着统一的口号,表示抗议。这样的劝退与躁动发生几个回合后,驻内罗毕的中国大使馆人员赶到,人群爆发出一阵掌声,集体喊着“我们要回家!我们要回家!”这样的场面我从未经历,有点震惊,也有点感动。大使馆参赞与各团队的领队交流后,又与阿联酋的工作人员沟通。但那晚,我们的等待并没有一个好的结束。八月的内罗毕,晚上凉风习习。机场上已搭了两天的帐篷,依然还在搭建中,黑人兄弟的工作效率,实在不能令人恭维。我们一群人站在机场的一块空地上,讨论我们的何去何从。讨论没有结果,唯一确定的是,先回酒店休息。在机场耗了一整天,大家都累了,身心俱疲。所幸的是,8月10日一大早,阿联酋航空便来电,要我们赶紧去机场。这一天,机场的秩序明显比前一天好很多,我们顺利地办完值机、通关、安检,直至坐到帐篷搭成的临时候机大厅时,心里才安定许多。心安之余,回想肯尼亚的这十多天旅程,只觉内心五味杂陈。原以为可以在肯尼亚无污染的大草原上畅快呼吸,享受天然氧吧,谁知灰尘铺天盖地,大家都用口罩或头巾捂着脸,每天回到房间都是蓬头垢面。原以为可以在内罗毕穿街走巷,享受逛街乐趣,谁知内罗毕安全堪忧,因抢劫时常发生,我们所停留的地方,除了餐厅,就是酒店。原以为只要在对的时节到了马赛马拉,每天都可以欣赏到角马过河的壮观场景,谁知这其实非常靠运气。但不得不承认,近距离看动物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优雅的长颈鹿、温顺的斑马、性感的猎豹、稳重的大象、猥琐的鬣狗、霸气十足的狮子。。。当曾在动物园里才能看到的动物,忽然在我周围自由行走、奔跑,那感觉真是无以伦比的美妙。特别是当狮子情侣含情脉脉地对望时,那一刻,我的心瞬间被打动,化得如水一般温柔。当然,更多的故事,更多的细节,还是请与我一起,走进肯尼亚。 D1(7-29)上海——迪拜——内罗毕4点钟,天未亮,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中,我俩便拎着行李从家里出发了,去浦东机场与朋友们汇合。我们将搭乘715的航班,经迪拜转机前往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在这之前,我只睡了3个小时。待飞机准时起飞时,我已进入沉沉的睡梦中。在梦中,我似乎进入了时光隧道,去往另一个不同维度的空间。但的确,那是另一个不同的国度,位于赤道上的东非国家——肯尼亚。抵达时,我们的时针将往回拨5个小时。时光倒流,在抵达肯尼亚的那一刻,梦想成真。 内罗毕国际机场,号称是东非最大、也最繁忙的机场,但在我们看来,小,且陈旧。繁忙却是真,当地时间傍晚19点过时,依然人流如潮,通关时,三四个关口处排着冗长的队伍。机场让人失望,但入住的酒店Crowne plaza却是当晚最大的惊喜了。出发之前,领队清静就说,肯尼亚的条件不太好, 即使五星级酒店,也不一定有wifi,也不保证有热水淋浴,千万不要用国内五星级酒店的准来衡量。所以,当我们走进酒店,便有人递上热毛巾和芒果汁,有人主动帮忙搬送行李,再到走进房间,眼前一亮,打开手机,免费联上wifi时,激动之情便难以言喻了。只是,酒店禁止吸烟,不仅只是酒店大堂等公共区域,所有房间都禁止抽烟。烟瘾难耐的蟋蟀头不甘心,让我打电话到前台,询问何处可以抽烟。话筒那边的声音,礼貌且明确:请下楼,走出酒店大门。如此严格的禁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更意想不到的是,酒店居然在门口设有安检,所有的行李都必须通过安检。当时虽觉奇怪,却并不太为意,只是在后来的行程中,才渐渐明了其中的原因所在。 D2(7-30)内罗毕——马赛马拉 早餐后,我们便径直驱车离开酒店,没有在内罗毕作任何停留,直接驶向马赛马拉。座落在使馆区的Crowne plaza,似乎位于市区之外,仅几分钟而已,我们便已远离内罗毕,行驶在两边是乡村或镇子的公路上。而内罗毕的真实面貌,尚未见识。 我们团队20人,共租了六辆面包车,每辆车3-4人。我和蟋蟀头、龙之杰三人一辆。刚上车坐稳,蟋蟀头便要我和司机说,带我们去买打火机。司机约瑟夫Joseph一口答应。一边开车,一边回过头说道:“no problem.” 刹车没踩,车速没减,还回过头来说话,他这个举动吓坏了我,赶紧说道:“别转头,别转头!”我的话音刚落,约瑟夫又把头转了回来,举着手里的香烟告诉我们,“车里可以吸烟”。他这句话让蟋蟀头和龙之杰高兴不已,赶紧给约瑟夫递过去一支烟。因为,在这之前,我们的导游再三告诫,肯尼亚很多地方不能随便吸烟,比如公共场所、草原、车上。但刚出发,就有这样的破例,两个烟鬼当然兴奋不已。他俩兴奋,我却有另外的担忧。约瑟夫开车时只要说话,必定回头,这习惯令我最初非常担心行驶的安全问。但实际上,我当然是多虑了。黑人司机的脑袋后面似乎还长了另一双眼睛似的,他们即使回头说话,也能灵活地与对面的车辆擦肩而过。 9点过,我们途中的第一次停车,杜导说,东非大裂谷到了。东非大裂谷,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是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深陷的地沟,犹如地球的一道巨大伤疤。位于肯尼亚的裂谷,只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在裂谷地带,发现了距今已经有350万年的“能人”(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人)遗骨,诸多考古发现证明东非大裂谷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在人类起源问上,很多科学家支持“非洲起源说”,即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的祖先在大约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在距今10万年以内离开非洲,向亚洲和欧洲扩散。我们其实都是非洲后裔,你相信吗?maybe。但眼前的大裂谷,因为角度问,并不能让我们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眼见不一定为实,便是这个道理。在大裂谷观景点,蟋蟀头的最大收获,可能便是买到的两盒火柴。观景点旁边一个木雕礼品店,我问售货员是否有打火机出售?他摇头,然后从袋中掏出1盒火柴。我点点头,“这个也行。” 售价1美元,没有讨价还价。想再问他多买一盒,他跑去另一个房间,对另一个人叽叽咕咕一阵后,那个人不知从什么角落里又翻出一盒火柴。火柴难道是这里的稀缺货?我有点不明白。后来问约瑟夫,为何他们不卖打火机,只有火柴?他回答,因为打火机的气有伤身体,所以人们不爱用。真是这样吗?我半信半疑。 再一次停车时,正值中午时分,我们停在一家酒店午餐。下了车,男人们除了抽烟,便是纷纷抢着与黑人兄弟合影。他们的心思谁都明白,无非是想彰显一下自己的皮肤有多白。蟋蟀头之前一直说自己晒得太黑,现在他终于心理平衡了。不仅不黑,而且看起来似乎太白了。 我们的司机约瑟夫,英语说得比我溜。在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肯尼亚,英语是官方语言,课本全部是英语写成。所以,只要上过学读过书的肯尼亚人,都会说一口流利英语,而且还是英式口语。非洲是一夫多妻制,所以我很好奇,约瑟夫娶了几个妻子。当他回答我,没有结婚时,我大为诧异。再问他年龄,他告诉我,他43了。听闻他已43岁还没有结婚,我表示不相信。他淡淡地笑着,“结过婚,但现在离了。”后来聊起他的生意时,他才说,7~10月是肯尼亚的旺季,他几乎天天开车在外;即使淡季的时候,也是隔一周外出一周,聚少离多,所以就离婚了,而且没有儿女。现在正和一个中国女孩交往中。约瑟夫的坦诚相告,让我了解到现在的肯尼亚,城市中的男人们迫于经济上的压力,一夫多妻在减少,这种现象也许在农村会更为普遍。 午餐是自助餐。实际上,我们在肯尼亚这一路上,在酒店都是自助餐,如果在草原上,就是酒店准备的餐盒。非洲的饮食比想像中好。午餐后,继续上路。路边的植物,开始变得奇奇怪怪。 初来乍到,沿途的所有风景都令我们感觉新鲜,即使车没有停留片刻,我们手中的相机快门也没停歇过。在通往马赛马拉的前半段路程时,约瑟夫并不干涉我们拍照,但后半段路经一些小镇时,他便严禁我们拍照,“NO photo!”他说归说,我们拍归拍,并不太理会他的干涉。但没想到,他神情更加严肃地阻止道:“这里不要拍照!如果你们再拍,街上的人会拿石子扔我们的。”一边说,他一边晃着右臂,做出扔石子的举动。我看着路边的人们,他们中的有些人在我们经过时还会向我们挥挥手。我很难想像,如果我拍他们,下一刻,他就会捡起石头攻击我们。但约瑟夫的严肃劲告诉我们,他不是在瞎编故事,他一定亲身经历过,他的车可能就被那些石子砸坏过。 越接近马赛马拉,灰尘越大。当车从公路转入土路时,灰尘已是铺天盖地,迎着车袭来。即使车窗全部摇紧,也丝毫无用,在剧烈的颠簸中,车窗很容易就被颠开一条缝,然后缝隙越来越大。车中,一股干燥而呛人的土味,弥散开来。我和蟋蟀头都戴上了口罩,但过不了太久,蟋蟀头还是把口罩摘到了一边,“太闷了,气也喘不过来的感觉”。约瑟夫果然不愧有15年的车龄,驾驶经验丰富,即使路烂到极点,车七摇八颠,他也几乎不减速。别小看他这辆破面包车,可是改装过的拥有四驱的面包车。真正是面包车的外型,越野车的本领。车虽然颠得厉害,但我们还是睡着了。待再醒来时,蟋蟀头抹了下嘴巴,伸手向我要水喝,“我得喝口水把嘴里的土给咽下去。”他这话,把我刚喝进嘴里的水,差点喷出来。待我们六辆车终于全部停下来,我们可以下车透下风喘口气时,周围已是一片清新。“快看,那边的一群羚羊!”不知谁叫了一声,所有人的相机都对准了不远处草地上的一小群羚羊 。这是我们在草原上第一次看到动物,难免兴奋。但在后面的几天,这样的羚羊随处可见时,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毕竟,这是非洲大草原上最最常见的一种动物。 上车,继续向前。刚刚进入马赛马拉的我们,新鲜、好奇、兴奋。显然,斑马比我们淡定许多。七八月是马赛马拉的冬季,枯黄的草色,一片片地蔓延开来,羚羊开始随处可见。我们的车停在了马赛村的门口。这些身披红布,手执一根木棒的男人,便是传说中连野兽也怕的骁勇善战的马赛人。我拿着一袋给小朋友们准备的棒棒糖跳下车,谁知,刚下车,这袋棒棒糖就几乎被这些男人们瓜分干净。去非洲之前,在书中了解到,马赛人不爱拍照,因为他们担心拍照会带走他们的灵魂。所以,我对去马赛村拍照心有顾忌。但是,这已不是一般的马赛村了,它已经商业化。早已见惯了各类游客,再加上我的棒棒糖,这些马赛男人都很乐意与我合影一张,即使把他们人手不离的木棒借我一用也是无所谓。 要识别马赛男人很容易,因为他们的装束很醒目:两块红底黑条或红底黑格的布,一块扎在腰上遮羞,一块披在肩上。马赛男人之所以喜欢身披红布,其实是为了吓跑狮子等野兽,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块传统的红布不再是单一的红底黑条,也变换出多种样式,出现了黑条、黄条、蓝条或者黄格、蓝格,唯一不变的就是大红的底色。蟋蟀头提出要披一下他们身上的那块红布,那个马赛人立马答应,把自己身上的披风解下来,给蟋蟀头围上,再系个结,就OK了,穿戴十分容易。 这个说一口流利英语的马赛男人叫Peter,我注意到,甚至于他的装束都与其他马赛男人不一样。Peter指着距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门说道:“请大家抓紧时间,赶紧过来吧,我们为你们准备了节目。”那个用树枝扎起来的拱形小门便是马赛村的入口,低矮的入口与他们修长的身材完全不符。我们猜想是为防大型野兽进入才设计成这样的。参观马赛村并非免费,每人要收取35美元。这样一个自费项目让团队中的部分人有点犹豫不决,踌躇着是否要花200多人民币的门票去参观一个商业化的小村落。他们的犹而不决让Peter有点不耐烦了,大声地说道,“如果不参观村子,请不要再拍任何照片。”不能拍人,即使拍风景照也不行。最终,我们的团队一分为二,一部分去参观马赛村,另一部分则直接去酒店。关于值得不值得,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把秤,且准不一,难以评判。我只是认为,既然已到了别人家门口了,人都站门口欢迎我们了,那就去吧,就算是一种礼仪。门票,就算是我们登门拜访的一点礼金而已。去亲朋好友家串门做客,我们还得拎点东西了,去别人村里作客送点礼品更是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即使这已是一个对游客开放的马赛村,它也还是马赛村,是马赛人自己的家,而非一个临时搭建起来供游客参观的人工景点。跟着Peter进了马赛村。过那道拱门时,身材矮小如我,也得弯腰才能进入。村不大,零落地散着一些土坯砌成的房屋。低矮的土屋,与马赛人的身高同样不匹配。待我们一一进入,十几个马赛男人已经排成一排,准备为我们跳“勇士之舞”。“勇士之舞”是马赛男人的传统舞蹈,在他们的哼唱中,一个接一个的马赛人开始立定跳高,跳完一轮,再来一轮。除了绷紧小腿,笔直地往上跳,勇士之舞没有更多动作,手上也不需要多余的比划,只要尽可能地跳得高些就行。这真是我所见过的最简单的舞蹈。但其实,跳得高,跑得快,历来就是马赛人对勇士的认定准,这其实也与他们的游牧习性相关。(拍摄者:蟋蟀头) 跳完舞,Peter开始为我们介绍他们的村庄。Peter说,收来的门票钱是为六个村子的100多个孩子筹建学校而用。得知我们每人交的35美元将用来建学校时,我心里顿时宽慰了许多。我问Peter,他为何会说英语?因为在我的想法里,以游牧为生的马赛部落,遵循传统生活方式的马赛人,一口流利的英语,似乎与他们完全沾不上边。Peter告诉我,他上过学。他竟然上过学?我有点吃惊。再问,村里有多少人上过学时,他平静地说道:“两个人。”另一个人,便是他的弟弟。“你是村长吗?”我问。能有这样特殊待遇的人,在我看来,必定是特权阶层。“NO。my father is chief.” 原来,他是酋长的儿子。Peter很得意地告诉我,他有10个老婆?十个老婆?!太让人吃惊了,他怎么顾得过来?“你结婚了吗?”这次轮到他向我提问了。“结婚了。”我指了指正在拍照的蟋蟀头。“不过,他只有我一个老婆。”我补充道。“你老婆向我提了这么多问,看来她爱上我了。要不,你把她让给我吧!”Peter开玩笑地和蟋蟀头说道。“NO。”蟋蟀头摇着头答道。但后来,他后悔了,和我说,“我应该假装答应他,再看他打算用多少头牛来换你,你就知道你值多少头牛了!”他刚一说完,便被我狠狠地掐了一下。不过,以畜牧为生的马赛人,的确是用牲畜作为娶亲的聘礼,据说十头牛就可以娶一个老婆。 接下来,Peter就要带我们进屋去参观了。马赛人的房屋用泥土和牛龚搭建而成,屋顶则用茅草盖上。在马赛娶老婆,男人不用担心房子问,因为房屋都由老婆搭建,一个老婆一个屋子。门很小,依然只能弯腰进去。进去后是厅,除了一股难闻的骚味,小小的厅里什么也没有。如果要坐下来,对着门,靠墙的一侧有一条砌高的土堆,可以当沙发一用。而这难闻的味道,则来自牲畜。因为牲畜是马赛人的财产,有时晚上会让牛羊进屋,以防被野兽偷袭。所以,马赛人的房屋实际上是人畜共用,有股怪味也就在所难免了。侧面有个更小的门洞,钻进去,再向左转个弯,便是卧室了。这样的内部构造,其实是防止野兽或者敌人的贸然闯入。卧室小得可怜。靠右的地上用土稍微砌高点,再铺一些布,就是他们的床了。我有一个疑问,马赛人这么高的个子,这么短的床,岂不是从来都不能伸直腿睡觉?距离床边不到一米远的土灶,便是他们煮饭的地方。而墙上那个透着光亮的小洞,则是窗户。在我看来,说是窗户实在太不贴切,怎么看也只能说是个窗洞。在屋里生火煮东西,却只有这么小的两个窗孔换气,人住里面岂不要闷死?灯呢?屋里黑漆漆的一片,他们晚上用什么照明呢?杜导的解释是,马赛人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黑就睡觉了,根本用不着点灯。家徒四壁,马赛人的房屋真是把这个词解释得再透彻不过。(拍摄者:蟋蟀头)几个人挤在屋里,没呆多久,已觉缺氧,再加上屋内气味奇怪,我必须得出去透口气了。一出来,迎面便撞上一气质不凡的老者,他便是Peter的父亲——酋长大人。蟋蟀头按中国人的见面规矩,赶紧递上一支烟。老酋长把烟接过来,微笑不语。虽然他不会英语,我们无法更多交流,但老酋长的确是给人一种大家长的感觉。 令人惊讶的是,马赛人至今沿袭万年前钻木取火的传统。两个人搭手。把一束枯草杆垫在地上,草杆上再放一个带孔的木块,一人用手按紧这个木块,不让它移动。另一人则用一根木棍穿过木块的孔眼,并两手合掌转动木棍。18秒的时候,开始有烟冒出,不到30秒,那束枯草杆已有些许火星。马赛人便把木棍和木块拿开,用手捧着枯草杆,用嘴对着火星开始吹。烟雾越来越大,直至那束枯草杆燃起了红色的火苗。钻木取火成功,全过程仅1分钟15秒。但我永远是那个“为什么小姐”,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我从蟋蟀头那里拿来一盒火柴,问Peter,“你们为何不用火柴呢?这个更方便快捷。”说完,我掏出一根火柴,准备示范给他看,让他知道现代文明的厉害。哪知,第一根火柴竟然没划燃;换一根火柴,不行;再换一根。连换几根火柴后,Peter笑了,我却万分沮丧,并且无从解释。也许,是神不想破坏马赛人对钻木取火的执着吧,想借马赛人将这古老的传统保持下去,以告诉后人,我们人类曾经用这样的方式取火。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随后Peter拿了一个带孔的木块问我,要不要买?而且开价不菲。 接着,女人们终于登场,为我们表演唱歌。与马赛男人相比,女人的穿着就色彩丰富许多,而且身形相对肥胖,不知这是否与生育有关。 一夫多妻,全世界男人的梦想。不能一夫多妻,但至少可以与老婆们合个影。男队友们都纷纷跑过去与马赛女人合影,领队清静跑得最快,顺利拔得头筹,75次之,飞翔第三。只是,老婆们却越来越少。可怜的蟋蟀头,轮到他时,只剩三个马赛女人了。但他还是很开心,跟着马赛女人一起边唱边扭。她们唱的是马赛语,可蟋蟀头,你唱的又是什么呢?虽然是第四个上场,但明显他很受马赛女人的欢迎,一起唱歌,还一边有所交流。只是,你们在说什么呢? 唱完几曲后,马赛女人们散去,Peter要继续带我们去参观。他指着房屋后面草地上围成半圆形的货摊说,“This is our market.”货摊上的东西无非是一些手链、项链和木制工艺品。Peter指着手链和项链告诉我说:“这些都是我们村里的女人做的。”然后指着木雕说,“这些都是我们男人做的。”“卖这些东西的收入也将用来建我们的学校。”看着这些做工粗糙,且大同小异的商品,这一次,我却有点怀疑了。真的是自己做的?真的会把钱用来建学校?无论如何,读过书的Peter已经不再是一个原始的马赛人了,也许,在他的意识里,早已植入了市场经济。不过后来再想想,即使这些收入不是用来建学校,而是用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未尝不可。毕竟,他们的生活环境,真的不咋样。而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放牧早已不再是他们唯一的谋生手段。旅游收入,已经成为这些村庄重要的收入来源。([
最新章节:
第521章
荒野行动
(
2024-10-10 00:08:25)
更新时间:
2024-10-09 19:44:58
周礼依
这个是在去宿雾岛薄荷岛(相关乱七八糟基本攻略请看 https//bbs.8264.com/thread-1806842-1-1.html )之前和几个美女去探道,13年4月的时候去的,就我一男的,众兄弟微信骂我要跟我绝交,我只能说你们太龌龊了,我就是个拎包的。4月在BORACAY有帆船大赛&当地有一个极限运动的活动,正好工作有档期可以自由支配,抬屁股就走~此行就带了两条QS沙滩裤,一件XLIMIT超薄防晒,一件棉T,一AKU背包,轻装出行。但是!几位美女一人一个大箱子,这里要感谢一下东南亚航空行李限重10公斤,要不我真是无能为力!女人啊,出门东西真是多啊.....!照片没有PS修锥子脸..........随便调调色就传了.....说一下,省的有人说我朋友肤浅,这几个女孩很厉害的,作为爷们我都很佩服。到了她们就开始张咯着拍照...海滩边上有很多吃饭的地方,长滩岛这里相当不错,比夏威夷人少,玩的可不比夏威夷差(只说海滩),假期短预算紧能自由行的年轻人首选,当然是你很爱海滩才行。酒店休整了一会就出去吃饭~海鲜可以!非常到位~不贵是真心~一人先吃5个生蚝,10个大虾~下午海滩就开始了!! 晚上你在海边走吧!全是PARTY! 吃完休息会就下海去~干什么的都有~大海,啤酒,好基友~==================================12楼继续 海滩边上晚上节目可多了,编个辫子先~5元人民币晚上就是喝酒PARTY了!太疯了~酒直接往嘴里 倒!哈哈~开心~ 没有门票,还送你一个墨镜~(FOX节目组的活动,之后在薄荷岛也被我撞到!现在官网都能看到照片)======================================第五页50楼继续 躁动了一晚上,第二天宿醉,睡到中午,下午直达海鲜市场!!不远~做小蹦蹦车就到~2元~这里的海鲜都是活的,全都特别大!吃起来吧!!这样一顿美味300元!!=================================================60楼继续 逛街开始~步行街走一圈,很绿色,跟芭提雅比不了......=============================70楼继续!这个小伙子不是我,特乐,碰巧拍上!还挺会抢镜!哈哈下午喝了个下午小酒又到晚上了~~今天轻松点~看看夜景洗洗睡~接下来就是没什么可说的潜水啊,冲浪等活动.........姑娘们传完~我的就不发了!没人看又重口味!大家多点评点评我另一篇带着奶奶出去玩的帖子啊~哈哈~小奶奶特可爱!https//bbs.8264.com/thread-1806842-1-1.html([]
童逸淳
出发前写下的话:去西藏,而且还是去阿里,世界屋脊的屋脊,不是去郊区郊游,要面对的困难以及要准备的东西真的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好事多磨,正文之前就先写写我出发前遇到的主要困难、解决办法及最后的结局遇到的困难:1.今年是毕业年,和每一个毕业生一样,要面临找工作和答辩两大问,但是工作何时能定,答辩及时能完,一切都不是我能掌握和确定的,所以我不知道自己有多长的假期,或者说有没有假期,从年后一直烦闷,直到4月底知道答辩时间这种烦闷才略有好转。2.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与我同行,因为我去西藏是打算包车的,而一辆越野车除司机外是坐3~4个人,最好是4个,这样费用是最划算的,人少了就贵,人多了就得再加一辆车,4或8个人当然最好,3个,6个,7个也行,万一是5个,那就真是呜呼哀哉了。3.行程的确定,到底是走A计划还是B计划,一直在纠结,最主要的原因是考虑到妈妈的身体情况。4.钱的问,小金毛的寄养问,旗子的问,师傅6月初开大会不知道哪一天结束的问,到底我是从北京还是从广州出发的问,中间还夹杂了去长岛的旅行问。。。。。。反正就是有一堆的问等待自己去发现及解决。解决的方法及最后的结果:1.(1)答辩的时间为5月21号,不会对出行造成影响。 (2)原计划6月6号广州飞拉萨,但我4号就得离开北京,回来安置好我家的小金毛,和妈妈一起出发,但不知道师傅的会几号结束,最后会议定在1~3号,4号踏实地离开。 (3)工作方面,陆总在5月24,25号两天进行了面试和体检,再有消息是6月中下旬,对我的计划几乎不造成影响,庆幸一下,但还是尽快回来为好。 (4)省医一开始说体检时7月中下旬的事,也不会对我的计划造成影响,但是在4号晚上,北京回广州的火车上,我接到了6号一早体检的通知,顿时傻了,是不去体检呢?还是改机票呢?南航一天就一个航班,我是退南航票,买别家的呢,还是改晚一天呢?N个电话后得到的结果是,如果退南航的票,买别家的票贵就不说,而且我之前买的是来回程的票,去程不坐南航,回程就没了,所以只能改后一天,但是改后一天,我就只能晚一天办边境证,也就是6月8号,但原计划是8号出发走阿里,8号办证能来得及么?一天的适应时间我妈妈受得了么?又是N个电话加深思熟虑,最后决定所有行程顺延一天,8号是周五,还能办边境证,要是周末就又得等两天,当机立断,赶紧改机票,又是N个电话,还是火车过山洞时信号不好的时候不断拨打,最终结果就是事情安排妥当后,几十块钱电话费又没了。不幸中的大幸是6号体检,万一是7号和8号,麻烦只会更大的。2.好兄弟脖子鱼一开始就退出了西藏之行,原因是多方面的,让我深感遗憾,就和去年贡嘎一样。小悠和张扬又没时间,色狼家里不放人,小肠没经费,老婆要考试,就算不考试家里也不同意,所以身边能和我同行的还是只有康娜。3.(1)行程的确定,一开始我想过两种进藏方案,一种是成都包车走318国道到拉萨,然后再去看珠峰,二是先到拉萨,再包车到处走,后来因为年后去云南,走梅里线的时候,一天坐12小时汽车,实在是烦了,所以改成了直奔拉萨。还有就是到拉萨的交通工具,开始时想坐火车的,但是票不好买,而且火车时间太长,我们的时间也有限,所以就改成飞机直飞,到拉萨再适应吧。至于到拉萨以后再怎么走,最后我选的是A计划,去阿里,因为实在是太喜欢看雪山了,心中太执着了,而且妈妈再不去,以后的身体条件更不适合了,这次不能说没有危险,我只能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原安,红景天,氧气,甲强龙,一个都不能少,而且先去看珠峰,万一不行,可以方便下撤。 (2)包车的问,找了很多家旅行社,报价从20000到24000不等,最后选择了一个最便宜的,也是给我感觉最好的一家。由于我们只有3人,一直还想再找到第4人,尝试了现实里拉人,网络上找人,最后未果,只能盯着高昂的车费出发,但愿风景能值回票价。 (3)第一次定机票时也出现了小插曲,导致原本十几分钟的事情愣是弄了一个半小时,最后的结果还不错,票都买下来,而且我也和那个客服代表熟悉了,以后订票又多了条私人关系。 (4)其他方面的问也一一解决,钱筹够了,小金毛放小舅家寄养了,摄影攻略找到了合适的了,装备也整齐了,药业买了。总的来说就是麻烦和困难很多,但都一一排除以及克服了。去西藏我一开始以为是需要三样东西,时间、金钱、身体,但后来我又发现需要魄力,但到了4号晚上接到体检通知的时候我有发现,还需要第5样,就是运气,如果我这次无法成行,无法圆梦,只能说明我暂时还与西藏无缘,但无论成行与否,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将是对我的磨练,而我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希望这次的圆梦之旅能顺利完成!出发前,先展示一下朋友们对我们的祝福,这是刚拿到旗子的时候拍的,到出发的时候,整面旗子都已经是名字了,可以和后面的照片对比 DAY1广州——拉萨444AM 睁眼,等待5点的到来,在等待的过程中赶到了淡淡的哀伤,是为什么呢?是这趟旅行的花费太高了,舍不得了?很多好友无法同行,亲爱的老婆也无法同行的缘故么?头天睡觉前看了一篇别人的游记,一路的风霜雨雪,没有美景,只有痛苦,我是在担心风景不给力么?500AM 起床,HR:53次/分。老妈起床时说昨晚吃了高原安后头疼,晨起还好点,这TMD是啥情况?不是假药吧!700AM办完登机,选择了安全通道那排座位,其中一个靠窗,航拍雪山是肯定不可少的,机场测得海拔27米,113°17′51″E,23°23′28″N。 飞机从广州至重庆一路的行程都是厚厚的云层,我的心也如云层一样厚重,我不希望蓝天,白云和阳光被乌云遮蔽。我们的飞机在重庆经停,再起飞前广播说起飞时间延后50分钟,但最终只晚了30分钟,在等待起飞的过程中,测得重庆的数据:海拔252米,106°38′12″E,29°43′4″N。飞机从重庆到拉萨的过程中,云层越来越薄,最后都已经变成小块状的了,地面已经能看见了,雪山也能看见了,我的心情终于也多云转晴了。快降落时我发现了,在西藏,天云地是如此的接近,这是以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觉,在广州长大的我,从来都觉得云彩是高不可攀的1500 到达拉萨贡嘎机场,海拔3623米,91°7′57″E,29°39′52″N。我们住在天树花园酒店,下午算好日落的时间到布宫拍照,一开始夕阳被云朵挡住了,但是后来还是出现了,由于布宫不是非常准的坐北朝南,所以夕阳只把金顶和我们照亮了这就是在药王山的角度拍摄布宫,算是拍摄布宫的准照的机位吧,票价2元/人。今天从海平面直飞拉萨,轻微头疼(主要是同时拎着60来斤的行李),在药王山拍布宫时抽烟,头疼加重,但过会就好。说到在药王山拍摄布达拉宫,这里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位,但是,来的人实在太多了,基本上拍出来的照片只要不是跑焦的,基本上都差不多,除非有很好的阳光和云彩作为衬托,不然我觉得,以我的摄影技术,想在这个位置拍出出彩的照片,难度恐怕很高。DAY2:拉萨晨起HR:70次/分,一晚上头疼,醒了多次,不过很快能再次入睡。上午去百益超市买干粮,罐头,零食等东西,以备大北线上没有吃饭的地方不至于饿死。我有一本摄影攻略,作者叫老鱼,下午我去布宫东侧拍摄布宫时,来到一个叫做老鱼饭局的餐馆,结果一聊才知道这个餐馆就是攻略那个老鱼开的,而且他本人就在餐馆内,于是和老鱼交流摄影经验,留了他的电话,然后就走去大昭寺,准备拍磕长头了。先用长焦拍,效果一般由于这个地方环境狭小,而且光线明暗差异很大,加上人多,动作杂乱,所以感觉用长焦拍摄不方便,就换上了24-70这个镜头,下面这张照片是一位藏民在给一个不知名的炉子里添加酥油。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张照片,经幡与藏民,不能说每一个经过这个经幡的藏民都会虔诚的用额头来触碰这些经幡,但大多数都会停下脚步,用身体某个部分去与之接触换个角度看这个经幡,其实是某个东西的基座,远处是大昭寺的金顶,双鹿法轮就在我拍摄这个经幡的时候,一位藏族的大妈来向我化缘来了,可不要以为藏族同胞都是好吃懒做喜欢行乞的,而是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在朝拜途中实在没有经济来源时才向同胞求助的,我当然要慷慨解囊了,而且正好和老大妈说让她别动,当我的模特,说起来搞笑,这是我第一次付费拍摄,代价是5元,可惜当时没带外闪,阳光从头顶直射下来,加上大妈的帽子有宽大的帽檐,导致了他面部完全在阴影里,只有下巴有点亮光,没法把她脸上的神态和纹理拍摄清楚总觉得刚才在大昭寺门口没有拍到自己满意的照片,尤其是捕捉不到人们磕长头时的景象,非常的不甘心,于是我再次换上70-200焦距的爱死小白,蹲在大昭寺门口边上,换个角度,不从侧后方,二是从正侧方尝试抓拍,结果拍到了一张我很满意的照片,照片中的老大妈的虔诚一度让我忘记了按下快门,因为在那一瞬间,我的脑子不是在思考怎么拍照,而是在思考这大昭寺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那么大魔力,让这位大妈这么身亡,这么诚心的跪拜没多久老妈和康娜来了,我们就到大昭寺广场外的藏餐馆吃饭,然后再度折回大昭寺,我妈每次看到这些小东西,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看看,有时候不得不说这些小玩意是挺吸引人的大昭寺广场永远都有转经的人流,这一天,我们并没有随人流转大昭寺,但是当我们从大北线回来以后,我们在此转了一圈本想在经幡边上打旗子的,但是保安不让,我只好站在经幡边上让康娜给我留影了,恰好有转经的人经过,我的相机也记录下一个游客与一个信徒之间的差异,我是用手随意地触摸着经幡,她是用额头虔诚的靠近经幡,其实当时我不是故意这么做出对比的,只是当时我是在思考问的时候,康娜给抓拍的,不知道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算不算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呢前面说错了,原来我们这天也是转了大昭寺的,这张照片是我妈在选购小玩意时,我等她的时候抓拍的,其实在这一路上,磕长头的人有很多,但是要抓到一张自己满意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你既不能走得太近去打扰他们,又不能离得太远被人流遮挡镜头,所以想要拍一张好的,真要花点心思转经筒在八角街随处可见,大到要双手才能抱起来的,小到可以当手机挂饰的,款式太多,眼都花了,用店家的话说,总有一款适合你我们汉族人过年帖对联,藏族人是在屋顶插经幡,过年的时候把去年的旧经幡取下,但不是随意丢弃,而是统一集中到某个特定的地方,让其慢慢风化,回归自然。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很重视这些经幡,即使他们旧了,也不随意丢弃,而是给他们找个好归宿最后,夕阳西下,天公作美,送了我一张这样的照片。从大昭寺出来以后给老婆买了唐卡,然后坐人力三轮车回宾馆。在回程时和蹬车的人聊天发现他是个伟大的父亲,蹬了16的车,今年42岁,也就是说在和我一样年纪的时候就开始蹬车了,而且就是靠着蹬车养活了4个孩子,最大的孩子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突然觉得他很伟大,我在26岁的时候还在四处乱花钱,人家却已经靠着卖苦力养家糊口了。没有给这个伟大的爸爸照相,因为我不知道怎么用照片来表达我当时的感受,所以只能以文字表述了。DAY3 拉萨——日喀则630起床,700出门去拍布宫日出,地点已经选好,就是昨天去过的老鱼饭局,因为早上的缘故,选择了在布达拉宫的东面,顺光的方向拍摄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下午的时候要在药王山拍摄的原因,就是不想逆光。当第一缕阳光照到布宫时,我得到了这么张照片在思考光圈,快门,色温以及构图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天上的云彩似乎呈问号状,于是拍了一张布宫在思考的照片太阳越升越高,布宫呈现明暗相间,可以和第一缕阳光刚照上布宫那张比较一下 1000 陆地巡洋舰正式起航,开始我们阿里大北线之旅,出发前公里数:315917KM1200 到达岗巴拉山口,这是第一个能看到羊卓雍错的地方,也是拍摄羊卓雍错准照的地方,天气好的话,还能看见远处7000+的宁金岗桑峰,这天虽然云比较多,但雪山还是为我露出了笑脸和藏獒合影完后,我们第一次打旗,现在的旗子已经是慢慢的祝福了顺公路下行一小段,来到一个不知道算不算是观景台的地方,换个角度继续拍摄羊湖,在这里我先用牦牛当前景照相,感觉不错,可我照完以后居然有个藏民过来和我说要收5元,我不乐意了,我说我拍之前你不说,现在说什么意思,要不我把照片删了行了吧,那老哥说删了也收钱,我听了就来气,直接无视他继续拍照再来一张羊湖的准照,因为这个地方基本上是人人都会选择拍照的地方,所以拍出来的也都差不多,要真想找不同的角度,除非到对面的山头上吧,这张照片很好的说明了,在晴天来到羊湖的重要性,因为天上的云彩会严重影响湖面的颜色左边是我,中间是同学康娜,右边是我妈虽然一干朋友没能同行,但打个旗,让朋友们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也算是心里好过点吧,至少我在看到美景的同时,是想着和你们一起分享的最后当然少不了接片了,因为羊湖很大,而且形状极其不规则,湖水分布在山脉之间,所以是不可能照全的,除非从上往下航拍。这天多云,湖面不是纯蓝色的,而是蓝黑相间,虽没看见最美的羊湖,但此景对付我这种凡夫俗子的审美,那是绰绰有余了,借用一哥们的话说,湖面如同磨砂玻璃一样,呵呵([]
张素欢
写在前面: 你想去印度吗?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07年的拉萨,一个奶茶馆,当一个藏族人知道我去尼泊尔之后。 哦?印度?当时脑子里有过那么一闪念。 再次听到,是去年在泰国,当时遇到的同伴对印度很向往。,可我还不知道我是否可行。在去年的游记完成之后,查阅了相关的信息,发现,原来是可以的,于是,看游记,做功课,订机票。。。。。。。 真是一次漫长的等待。 今年的十月,当我坐在飞往加尔各达的航班上,对我的同伴说:明明是坐的飞机,怎么却象在坐过山车呢? 当时并不知道,这种情绪几乎贯穿了整个印度,上下起伏着,带着兴奋和不安。 费用:约8600人民币 线路:苏州-上海-吉隆坡-加尔各达-格雅-瓦位纳西-克久拉霍-欧洽-德里-阿格拉-斋普尔-乌代普尔-焦特普尔-伊斯伊梅尔-比卡内尔-阿姆利则-德里-奥兰加巴德-海德拉巴-金奈-默哈伯利布勒姆-金奈-吉隆坡-上海-苏州。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已经在加尔各达的机场待了一夜,天刚亮。 初印象是:入境很容易,印度人相当随意,公共场所不太顾及别人。机场不但有持枪的军人,还经常有警犬巡视,但气氛并不紧张。 这是加尔各达的印度博物馆。 加尔各达是印度第二大城市,从机场到背包客聚集区萨德街,我和同伴选择了大巴,这个过程让我见识到很多熟悉的画面,二名男性勾着小手指,拥挤的交通,好喝的CHAI。 找好住处,换好钱,办好手机卡已经是下午了,于是选择了离住处不远的印度博物馆。 这是印度最老的博物馆,第一次体会到外国人的优越性,一进售票处,就被保安领到最前面,本地人都在那里排着队呢,当然,我们的票价是他们的15倍。 这个厅还算吸引我的视线,呈列的都是各时期的石雕。很多地方都是空白,贴着一张纸,让同伴看过才知道,它们去了中国展出,我来到印度看它们,它们却去了我的国家,好微妙。 更微妙的是:我和同伴被要求站在一起拍合影,从去年遇到到今年,印象里从未跟他合过影。那人拍了我俩之后,道了谢转身离开,咦?他要我俩的照片干嘛? 随后又被邀请数次合影,我基本一看就闪,同伴数次牺牲色相。 这个厅还算吸引我的视线,呈列的都是各时期的石雕。很多地方都是空白,贴着一张纸,让同伴看过才知道,它们去了中国展出,我来到印度看它们,它们却去了我的国家,好微妙。 更微妙的是:我和同伴被要求站在一起拍合影,从去年遇到到今年,印象里从未跟他合过影。那人拍了我俩之后,道了谢转身离开,咦?他要我俩的照片干嘛? 随后又被邀请数次合影,我基本一看就闪,同伴数次牺牲色相。 :) 10月17日一早,萨德街。 这红墙和白墙之内就是印度博物馆。 那个水桶里应该装的是他们的饮用水,架在砖上的是做饭的锅。 棚里是睡觉的地方。 那边,早起的人在喝CHAI,从昨天出机场尝过之后,就特别喜欢,我也去喝一杯。 用陶土的杯装了,很环保。 这边喝完,转个街再找地方喝,这个摊很热闹,我也过去和他们坐在一起。 大家相互拍呗。 坐在那里喝着,看着。忽然,坐在边上的小伙子把耳机的一端,插进我的耳朵里,里面传出的是印度歌,是他喜欢的吧。虽然有点惊讶,但我喜欢这样的善意。 今天上午的计划是去特蕾莎修女创办的motherhouse(仁爱之家)做一天的义工,但我们并不认识路。 在不断问路的时候,遇见一个人,表示可以带我们去。 他给我的印象是个拾荒者,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家人,和家庭的一些情况,这个场景,在很多游记里都有记载,无非是带路,收取小费。但我印象很深的是二点,一是:他数次为自己的衣冠不整道歉(他的衬衣上有一个不小的划口),二是,在拿到50卢比(人民币5元)之后,他不仅用英语说谢谢,还一直问我的同伴,谢谢的中文怎么说,用中文向我表达了谢意。 仁爱之家总部小小的门口。 若不是那人带领,我们应该是无法在别人出发之前赶到。 以至于,我们都没来得及参观特蕾莎修女陵墓。刚找到一个中国人,就开始了某些“仪式”? 先是唱基督的歌曲,我不会,只能低着头听着,然后是请最后一天做义工的人走出来,唱感恩歌,看着很多人,眼中闪着泪光。 唱罢,分组。那个中国人去的是垂死之家,同样是中国人,自然想去同一个地方,他让我们去修女那里登记,因为我们没有特别说明,所以分派的字条上写着Prem Dan(老人之家,照顾需要长期照料但不垂死的老人)。 领队的是个智利人,每年来加尔各达做一个月义工,已经几年。这一队里有三个东方面孔,来自三个国家:马来西亚,韩国,中国。 在这里服务,男女是分开的,这让我一下慌了神,语言不通该如何是好? 韩国的那个女孩,帮我拿来围裙和手套,指给我放包的地方。当我们进到宿舍的时候,能移动的人已经出去了,床已经搬开,用消毒水拖地,擦床垫,重新把床摆好,铺床单,然后就是去室外帮助向那些老人分发食物。 把分好的食物拿到她们面前,有行动不便的,需要喂食的,要喂她们吃下。在我东张西望想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我被招到一个老人面前,这应该是个中风的病人,她被斜绑在椅子上,看着我,不能说话。 奶茶冲的米花是很烫的,她知道我是新人,虽然看着我每次都先吹凉,但还是用嘴唇试着温度,她坐不直,我们俩都很努力的尽量能一次把一勺的米花吃完,我很紧张,不知道怎么做会更好些。先喂的都是干的部分,最后的那些奶茶是实在不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向一个老的义工求助,她告诉我应该怎么处理,但很快发现,我根本听不懂,于是她接了过去。 不知不觉到了休息的时间,男性的义工们也都过来坐在一起喝奶茶,大家聊着天。 十几个人中只有二个来自相同的国家,真是个多国的部队,只有我和同伴二人是一天的义工。 这是休息时间,大家坐下喝奶茶,聊天。 休息总是短暂的,下面更加忙碌些。 替老人按MO头部,跟她们一起玩拼图,喂中饭。 送她们回房间的时候,才发现,残疾的人比我想的要多,有些需要坐轮椅,有些是自己坐在地上撑着回去的。 最后一次搀扶一个老人回房间之后,我被另一个老人招手叫到床前。我看看四周,义工只有我一个,我知道她,我们到的时候,她就在跟老的义工打招呼,看着是个性格活泼的人,似乎看不出患有疾病的样子,她叫我干嘛呢? 我走到她的床边,她对我微笑着,捧起我的脸,亲吻我的双颊,双手合十对我说着谢谢。 禁不住,泪流满面。 离开的时候,回望Prem Dan。 回程,因为大家大多都住在萨德周围,所以没有再搭公车回去仁爱之家的总部, 领队帮我们打TUTU直接回到萨德。 在印度,TUTU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这里的TUTU比泰国小很多,因为是固定的线路,领队帮我们谈好价钱(一般对外国人都会开高价),分几批,让我们坐上去。四个大人挤在后面一排,那是绝对无法动弹的,坐在最外面的闻侨(我的同伴)甚至脚都放不进来。 加尔各达拥挤的交通,TUTU的横冲直撞,那一程,真是心惊肉跳。其实一直到离开印度,我坐TUTU的时候都会不安,但必须承认,没有出过意外。 回到旅馆,退房,存包,找地儿吃饭吧。在街上晃着,看见早上一起的那个韩国女孩和昨天误以为我是韩国人的另一个韩国女孩都坐在路边吃饭,禁不住好奇,第二天就吃起了路边摊。另一个韩国的女生,第一次来印度,,哪儿都没去,就待在儿童之家做义工,已经三个月了,说是刚去的时候也是天天都在哭,现在已经习惯了。 下午,去了多利亚纪念堂,明明还在开放的时间,不知为何却不让我们进入,只能离开。 走走晃晃,天色渐晚,今晚就要坐火车离开了。 终于,要见识印度的火车了,传说中经常晚点,不报站名,名字会贴在车门口的火车是什么样的呢? 在印度,火车无疑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历史悠久,网线遍布各处。而它的实名制,也实行近百年。 这一次的印度之行,火车也是做为首选的交通工具。为了在排灯节(印度三大节日之一)前,赶到瓦拉纳西,闻桥在官网上注册,并提前订购了二程火车票。今晚,是我们的第一程。 尽管印度火车站的画面几十次,数百次的出现在我面前,但我到达豪拉火车站之后,还是感到震惊。候车室的地上,坐着,躺着,满满都是人,黑压压的几大片,甚至我们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上到二楼的AC候车室(印度火车卧铺分为AC1、AC2、AC3、SL四等),外国人的优势再一次得到体现,查票的人数次从我们面前经过,却都跳过(我们的票是SL,不可以进AC的候车室)。 闻侨每隔一段时间,就下楼去看电子屏,回来对我说很奇怪,比我们时间晚的车次都已经公布站台,而我们的班次却迟迟没有信息,问过值班室,说没有问。 再晚些的时候,答案终于揭晓,我们的火车改道了。那对我们有影响吗?问了值班室的结果是无任何影响,但总觉得放心不下,官网上去搜了站名,再搜了公告找出地图对比,我们要去的格雅,被跳过了。。。。。。。 那怎么办?公告是改道五天,延期不可能,唯一的办法是到最近的站点下车,然后转车。所有经济上的损失和下一程的车票,都由我们自行负担。 第一次见识到印度铁道的随意性(提前无任何通知),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期望下一班车票能顺利买到。 上车,找铺,检票(印度火车站,进站是不用查票的,上车后,卧铺车厢会来检票),睡觉。 一晚的辗转,这是第二天早上,停靠的一个小站。 SL车厢,不锁车门,在门口坐了一会,迎着风,把脚伸出门外,感觉很自由。 天亮以后,便躺不住,从上辅下来坐到下辅(印度卧铺车厢没有座位,在我们座位的位置,是二层的边铺)。 车厢里,一直有小贩进出,叫卖着CHAI和各种小吃的东西。旁边边下铺坐着二个印度人,买了带壳的花生,示意要给我吃,推了二次之后,便接过几个,自己剥来吃。我跟他们说,我是中国人,但明显,他们并没有反应,看来是不懂英语。 递了二次之后,看我不好意思一直拿,竟然帮我剥好一把花生仁,再递过来。此后一直继续这个步骤,当然也没少了我的同伴。这是我第二次感受到普通印度人的善意。 晚点三小时之后,到了帕特纳,所幸后面的车票购买十分顺利,但原本只有六小时的车程,延到了十四小时。 格雅并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想去的是十公里之外的菩提迦耶。去看一棵树,那棵菩提树。 大菩提寺,高52米,始建于公元前三年,由阿育王建造,后几经修缮,于200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是清早,但已经有各国的僧人在此念经了。 光脚踩在石板上(进寺庙不能穿鞋),那是相当的凉。 看见一队小和尚,远远的跑过来,感觉上,大部分象是藏族的孩子。(这里有藏寺庙,还有藏人村) 待我转到后面的时候,他们已经列队站好,在唱佛歌,各国信徒们纷纷站在前面合影、布施。 这就是那棵菩提树。 其实这不是那棵的本株,本来的树已经被毁,这株是阿育王时代带去斯里兰卡的分枝,后又从斯里兰卡移回。 树下,是金刚座。 再转过去,这一隅,是藏传佛教的区域,很多僧人,在长叩。 这是在藏区最为长见的场面,所以找了一处空地,坐下想吃点饼干。 刚一坐下,就有狗狗围上来,我知道它们是想要些吃的东西,但它们也不会去抢你手中的东西,只会趴在你的身边,脚塔在你的脚上,非常温顺的样子。 饿了,回去吃饭,正好遇上住在同一旅馆的中国人,叫上一起,这是第一次吃印度式套餐,当时觉得,味道还不错。 其实这里还有各国的很多寺庙,昨天傍晚已经去粗粗转过。 所以,这天的黄昏,还是再去了大菩提寺。 黄昏的大菩提寺,各国的僧侣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参拜者,但给我的感觉并不太好,似乎各自为营,又似乎有些哗众取宠,总之不是那么纯粹。 那塔下,便是那棵树,真真是枝繁叶茂。 夜了,那一点点的,不是星星,而是--飞虫。 又到了离开的时候,今晚,是第二程火车,还会有变化吗?([]
王瑞杰
去那个地方 -- 尼泊尔游记尼泊尔游记包括:1.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2. 帕坦 Patan3. 博德纳大佛塔 Bodhnath Stupa4. 猴庙 Swayambhunath5. 帕斯帕提纳神庙 Pashupatinath6. Poon Hill 徒步7. EBC 珠峰大本营徒步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01巴克塔普尔夜景.巴克塔普尔是谷地内的第三大主要城市。这座城市依然保持着贸易自由和传统的特色风貌。鹅卵石铺就的街道将众多寺庙,庭院和纪念广场连接起来,小巷中散布着神殿、水井和水槽。巴克塔普尔的交通并不拥挤,所以在这里漫步非常惬意。仅就这一点而言,加德满都望尘莫及。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02巴克塔普尔夜景.蓝丝绒般的夜空下,摩托车的灯光照亮了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人影婆娑......练习夜景拍摄, 10S F4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03月光下,杜巴广场寺庙旁,微弱的灯光与几位诵经的老人。手持拍摄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04还有这张,手持拍摄。喜欢这种动与静,明与暗,冷与暖对比的感觉,夜空中传来诵经声......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05切一张6x6,手持拍摄。暮色的原本感觉。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06陶工广场(POTTERS’SQUARE)从杜巴广场向南可以到达陶工广场。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07陶工广场(POTTERS’SQUARE)在广场的南边有一排粘土仓库和陶轮,人们经常将陶罐摆在广场上晾晒。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07陶工广场(POTTERS’SQUARE)晒陶的女人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08陶工广场(POTTERS’SQUARE)晒陶的女人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09陶工广场(POTTERS’SQUARE)晒陶, 塞了几枚硬币,趣。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10陶工广场(POTTERS’SQUARE)陶艺大鹏神鸟--克鲁达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11陶工广场(POTTERS’SQUARE)银发老人、旋转陶轮、泥巴双手,童年的记忆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12陶工广场(POTTERS’SQUARE)陶工广场地方虽不大,我却有兴趣在这发呆了N个小时,第二天又过来看看他们。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13陶工广场(POTTERS’SQUARE)在陶工广场,我想起了酷爱陶艺和油画的恩师Dr. Lim, 想当年一起开车冒着大雨去唐山找土,在后院建窑烧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然恩师已去,伤感不已。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14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这座五层寺庙高30米,不仅是尼泊尔最高的寺庙,而且是传统塔庙建筑的最佳典范。尼亚塔波拉庙那高耸的屋顶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15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优雅的寺庙建于1702年布彭德拉.马拉国王统治时期。它的设计和建筑非常坚固,1934年的大地震只对其造成了很小的破坏。塔身每层都有四方形塔檐向外伸展,檐下柱头上雕刻着108个形象各异、色彩斑斓的女神像。各种各样的传说给这座寺庙笼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16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在通往寺庙的台阶两侧分列这五对雕像,每层塔基上各有一对。据说每层塔基雕像中所刻画的神物都比下一层的神力大10倍。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17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位于最底层塔基上的是传说中的金刚力士加亚和帕塔,据说他们的力气比常人大10倍。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18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第二层塔基上有一对神象。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19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第三层塔基上是一对狮子。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20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第四层塔基上是一对狮身鹫首的怪兽,个人猜测是克鲁达的一种变身。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21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最后是Baghini和Singhini两位女神。掌管这一切的密宗女神SiddhiLakshmi隐藏于寺庙之内,她便是这座寺庙的主神。只有本寺的祭司才能瞻仰女神雕像(百度)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22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坐在女神像旁的回廊上。有人因失眠痛苦,有人可以在神庙酣睡。烦恼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放不下。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23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快乐的孩子们。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24尼亚塔波拉庙 NYATAPOLA TEMPLE休闲好地方。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25提水的女人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26背影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27盛装的孩子和她的母亲。幸福快乐感染着我们。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28摆个pose,可惜背景有些乱,光圈不够大。A. 巴克塔普尔 Bhaktapur 29关注不同方向的姐妹俩。左面这位小姑娘的表情颇为专注, 可爱!([]
郭美娟
金秋十月,有幸与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徐州分会一起去华北晋冀摄影采风行。国庆长假,对去哪里和怎么去一直是个很纠结的事情。十一长假,金秋季节,不出去吧,觉得错失好季节,出去吧,又担心车满人满,到哪里都是人挤人,人挨人,这对于不爱凑热闹的驴友影友们而言是个大忌。正巧摄影协会也在讨论此事,最后决定走一条冷门线路,来一次金秋晋冀摄影采风行,哇,好线路,二话不说,咱报名,于是乎,就“成就”了这趟旅行线路:徐州—清西陵—紫荆关长城—蔚州古城—上苏庄—空中草原—蔚县—暖泉古镇—大同—悬空寺—应县—恒山—平遥—徐州D19月30日 徐州—清西陵 9月30日晚上8:00,一行32人包了一辆大客出发了,一车的欢声笑语,一夜的辛苦旅途,于10月1日清晨到达此行的第一站——清西陵。D2 10.1清西陵—紫荆关—乌龙沟—蔚县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陵内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光绪的崇陵。崇陵是光绪皇帝的陵墓,也是我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墓。光绪帝名载湉,爱新觉罗氏。其父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其母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同治帝病故后,由慈禧太后做主,指定继承皇位。崇陵始建于1909年,陵址名叫金龙峪。其规模虽不如雍正、嘉庆的陵墓那样庞大,没有大碑亭、石像生等建筑,但它除继承清代建陵规制,参照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的风格外,又吸收了古代建筑技术的某些精华,仍具有它的特色。整个陵寝根据守卫和祭把的需要,建筑了五孔桥、巡房、牌楼门、神厨库、三路三孔桥、朝房、班房、隆恩门、燎炉、配殿、隆思殿、三座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顶和地宫。 皇家的陵寝就是不一样,入陵的牌楼门都是这么有气派。 步入牌楼门 看这汉白玉桥栏杆的“三路三孔桥”,真有天安门金水桥的范儿。 隆思殿内用的木料均为异常珍贵的铜藻、铁藻,质地坚硬无比,用这种木料制作一把普通太师椅,重量竟高达百余斤,所以隆思殿被誉为“铜梁铁柱”,且梁架之间增加了隔架料,既能托顶,又使殿内更加美观。隆思殿内的四根明柱,底部有海水江涯图案,柱身为一条金龙盘绕向上,较其它帝陵的宝相花更加富丽堂皇。 尽管非常之奢华,皇家,最终也随着流逝的时光成为了过去。。。。 后面的这座院落,便是光绪皇帝的陵寝。光绪登基时,正值清朝面临内忧外患,营造陵寝的工程不能如期破土动工,一直拖延到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1909年才由宣统朝着手操办。修建期间,清朝已走向灭亡,宣统皇帝与隆裕皇太后退位,于是向中华民国政府提出要求:“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当时,南京临时政府的议和代表及各省都督,对清室要求宽大应许。正门显然不是我们走的,我们自然是走边门进入。 光绪驾崩时,陵还未建,他的梓宫(棺椁)在故宫观德殿暂安。1909年3月,光绪的棺椁又由观德殿迁往西陵梁格庄行宫停放,一路起落,共耗银438400多两。虽然北京至西陵当时已通火车,但光绪棺椁仍用人抬。前面有卫兵开道,随后是皇帝和王公大臣,后面还有隆裕皇后、瑾贵妃等,最后是1400多辆轿车。棺椁拾至阜城门,仅十里远,就撤掉纸钱1000斤,用银260两。北京至西陵行程240华里,抬杠夫每天分为60班,每班128人,轮流抬着棺椁艰苦行进。沿途支搭三宿芦殿,耗银29000两,经过四天三夜,才把光绪的棺椁运到梁格庄行宫,安放于正殿之中。不知当时从北京至西陵行程240华里,杠夫每天分为60班,每班128人,经过四天三夜,轮流抬着棺椁是如何艰苦行进的,但从这陵寝正殿可以感受出当时的排场了。正在这高大的地宫正殿前拍摄,突然从上面跑下来一个孩子,我赶紧抓住机会咔嚓了一张,为这阴气沉重的陵寝增添了点“活气”。来此参观的人们大多是来凭吊下这段历史的,同时也通过这些看看皇家的奢靡生活。 大殿下面的地宫才是摆放灵柩的地方。 据说在光绪的棺椁正式安放崇陵地宫之际,清朝的遗老遗少还在这座帝王陵前,演出了一幕极尽愚忠的闹剧。光绪的老师梁鼎芬是比较典型的一位,他在崇陵的修建过程中,经常到工地瞻祝,为工程的修建筹款募捐。在为光绪送葬时,他由两个亲随搀扶着在陵前执绋(牵引灵枢的大绳),从行宫一直走到下宫殿。当人们将棺椁、随葬品布置妥当退出地宫后,唯有梁鼎芬疯疯癫癫地坐在地宫内预备给光绪殉葬。后被其亲随背出,才算完事。还真有为清朝皇帝自愿殉葬的忠臣哦。尽管清廷的遗臣为修建崇陵费尽心思,光绪还是没有能够在他的地下寝宫里平安地长眠下去。1931年军阀混战时期,一伙不明身份的兵匪盗掘了崇陵地宫,多数随葬品被劫走。 地宫中合葬着光绪帝和他的隆裕皇后,这是他们的棺椁,其陪葬物品自然是一无所有了。 。。。。。。。。 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景态雄伟。 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 这陵墓前还有个壁照,也是用来辟邪的吗? 为了增强排水性能,每个宫殿基部都建有2米宽的散水,明楼前和三座门前分别挖砌了御带河,地宫内凿有14个水眼与龙须沟相通。 妃子墓,妃子墓的琉璃瓦装饰就不是黄色的而是绿色的了。 这满院子里的树让这沉寂的陵墓区不显得那么阴森了。 这是珍妃的墓。清帝后妃有两位女子曾获“珍妃”这一封号,一位是道光帝珍妃赫舍里氏,另一位就是广为人知的光绪帝宠妃他他拉氏。珍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光绪皇帝妃子,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后因获罪于慈禧而被投井杀害。而道光帝的珍妃赫舍里氏(1804-?)则卒年葬处不详。恪顺皇贵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人们一般习惯按她曾获封的珍妃来称呼她。清朝光绪皇帝的侧妃,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光绪十四年(1888年)10月初五慈禧太后选定其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光绪帝之后,同时封珍妃与她的姐姐瑾妃为嫔,时瑾嫔15岁,珍嫔13岁。光绪二十年,两人同时晋封为妃。珍妃其祖父乃陕甘总督裕泰,其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姊瑾妃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珍妃10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姊姊随同北返北京。 1889年,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13岁的她被封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六等,直至光绪二十年甲午春(1894年),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嫔为妃,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光绪26年(1900年)8月初,八国联军集结兵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慌忙出逃。[行前,命太监将幽禁于北三所寿药房中的珍妃唤出,推入位于慈宁宫后贞顺门的井中淹死。当时,珍妃年仅25岁。 瑾妃的墓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皇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个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分入宫。在入宫之后,瑾嫔住在东六宫之一的永和宫,妹妹珍妃也同样的住在同为东六宫之一的景仁宫。瑾嫔在宫中并未如妹妹珍嫔一般,获得光绪帝之宠幸,相反的,她和皇后—叶赫那拉˙静芬一般受到冷落,但瑾嫔并不以为意。六年之后,两人被晋升为瑾妃和珍妃。光绪二十年(1894年),珍妃因故得罪慈禧太后,姊姊瑾妃也受到牵连而一同被降为贵人,但在隔年两人又恢复了原本的妃子位号,但珍妃却受到了监禁,而瑾妃却依然保有自由、继续住在永和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攻入京师,慈禧太后携宫眷出逃紫禁城,瑾妃便是其中一员。在宣统皇帝溥仪登基之后,瑾妃继续住在永和宫,并被尊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在宣统逊位后,上徽号为端康皇太妃,她和溥仪的关系似乎不坏,溥仪称他为皇阿娘,每遇年节还会请她一同欢庆。溥仪退位后的次年,隆裕太后崩逝,瑾妃在四大太妃的地位中有所提高,她在四大太妃中年龄最轻,思想也较开通。民国十一年,在逊清朝廷为溥仪议婚时,瑾妃支持以婉容为皇后。瑾妃在永和宫过著很有品味的生活,时常以丹青书法自娱。在永和宫的摆设中,有着数样的瓶盘盆景、上头都镶嵌著精致出色的钟表和花鸟人物,同时她也是一位美食家,经常派人到京城附近的天福号买酱肘子供她吃早餐,由于瑾妃喜爱美食,因此永和宫里的小膳房,烹饪相当地出色,逊清的王公旧臣都爱吃她赏的饭。1923年,瑾妃五十寿辰,特邀请梅兰芳等著名京剧演员入宫演戏. 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和溥仪及其余逊清皇室成员欢度中秋佳节后,瑾妃受了风寒一病不起,五天后因情况恶化而死在永和宫,享年五十一岁,并以端康皇贵妃的身分,下葬于光绪帝的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在崇陵,还有做骑马旅游生意的,只是这么点路程,并没什么人骑马,这里的马儿就悠哉悠哉了。参观完崇陵接着去看泰陵。雍正的泰陵,居于陵区的中心位置,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则分布在东西两侧。 泰陵的神道,由三层巨砖铺成,两边苍松翠柏,上南往北分布着40多项大大小小的建筑。 ([]
孙冠儒
你可以很自虐,也可以很腐败——2012年9月尼泊尔安娜普尔纳大环徒步日记 在世界十大徒步路线中,尼泊尔的安娜普尔纳大环(ACT)徒步线路荣登榜首,在全球徒步线路中综合排名第一。 在尼泊尔所有徒步线路中,安娜普尔纳大环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为丰富,配套设施也最为完善。从海拔800米左右的Pokhara一步步上升到海拔5416的Thorung La Pass,再一步步回到Pokhara,海拨落差很大,一路上的植被地貌种类非常的丰富,从平原的阔叶森林到高海拨的高山草甸,再到寸草不生的垭口,美艳绝伦的雪山,还有那蓝得令人目眩的高山湖泊以及线路西段的荒漠和干热河谷,几乎能将尼泊尔各种地貌都走个遍,还有一路上许多各具特色的小村子和各个民族的居民。垂直高度的变化带来绝美的风景体验——森林、草甸、田园、雪山、湖泊;从安娜普尔纳山脉东坡绕着大圈走到西坡,安娜普尔纳的秀色山峰或荒漠河谷,都成为途中变化的风景,每天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安娜普尔纳地区位于尼泊尔北部,喜马拉雅山中段。安娜普尔纳保护区内高峰林立,有着无数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8000米级山峰3座:DHAULAGIRI(8167M),MANASLU(8153M),ANNAPURNA I (8091M)。 DHAULAGIRI(道拉吉里,世界第七高峰,海拔8167M)MANASLU(玛纳斯鲁,世界第八高峰,海拔8153M)ANNAPURNA I (安娜普尔纳I,世界第十高峰,海拔8091M)MACHHAPUCHHRE(鱼尾峰,海拔6993M)Nilgri North (尼尔吉里,海拔7061m)ANNAPURNA II(安娜普尔纳II峰,海拔7939M)8月刚从巴基斯坦K2大本营徒步回来,9月又匆匆去尼泊尔安娜普尔纳大环徒步,一切来不及准备。第一次没有提前做功课,第一次没当头驴而选择了跟队,除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原因,更主要的是没有把大环当回事,连中文版的《尼泊尔》也懒得带,导致最后出现很多意外:被背夫甩在半路,坐大巴也被半路抛弃,错过很多观景点,对每段路程的预计也不准确,上Ghorepani那天还走了1个多小时夜路。所以,希望通过这个帖子,把我徒步大环的经历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你可以很自虐,也可以很腐败,大环有N种走法,这是我走完大环后最大的感受。一、线路的选择1、单纯的大环线;2、大环+Tilicho Lake;3、大环+Tilicho Lake+Poon Hill;4、大环+Tilicho Lake+Poon Hill+ABC(安娜普尔纳大本营)。我们选择的是大环+Tilicho Lake+Poon Hill,如果时间和体力允许,Tilicho Lake和Poon Hill都值得一去。二、交通工具的选择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择坐车或飞机节省时间。1、东线可以坐车到Chamje再开始徒步,西线从Muktinath开始有区间班车可坐;2、东线可以从博卡拉坐飞机到Humde,西线可以从Jomsom坐飞机返回博卡拉;我们的选择是有车坐的地段尽量坐车,在风景好的地段选择徒步或停留。一般不建议飞机,一是价格贵,二是不太安全。三、向导和背夫的选择1、沿途线路识清晰,不需要向导,不想负重的可以请背夫。向导价格比背夫贵,优点是可以英语交流;2、行李不多的可以两人合请一个背夫,负重能力强的也可以自己负重徒步;3、如果喜欢腐败,你也可以请一个向导兼背夫的。四、费用的控制1、坐当地巴士比较便宜,尽量少包车,不打的;2、不请背夫,自己负重;3、山上的住宿很便宜,不用自己带露营装备;4、山上吃的较贵,充电、洗澡、热水都要钱。自己带一个炉头和套锅,再带一些快速食品,比如快餐面、麦片、紫菜蛋花汤、榨菜等,可以省下很多钱。五、几点忠告1、徒步许可证(两张不同部门的)随身带,山上有很多检查点;2、买一本中文版的《尼泊尔》,衣食住行上面全有介绍;3、背夫很重要,提前联系好,半路找背夫很困难。还有不能贪便宜,专业徒步公司的比较靠谱,一是负重能力强,二是有职业素养,不会半路加价或罢工。每个人都可以走出不一样的大环:自虐或者腐败;空手或者负重;10天——20天;只走精华部分或一网打尽;全程徒步或汽车和飞机并用;1个人或一群人;10岁或者60岁;花费1000元或者5000元(徒步期间费用,不包括来回交通费用。);但不论你怎么走,大环都不会让你后悔!如果你喜欢雪山或者喜欢摄影,下列是你必去(最好是住宿)的几个地方:1、Timang(2610米),看马纳斯鲁的最佳位置;2、Upper Pisang或Ghyaru(3670),看安娜普尔纳 II的最佳位置;3、Tilicho Lake(5100),世界上最高的湖,雪山环抱;4、Muktinath(3710),初见道拉吉里,有很多村庄和寺庙;5、Marpha(2680),苹果之乡,即使不住在这里,也应该在这里午餐,买一袋苹果,喝几杯地道的苹果汁;6、Kalopani(2530),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地方,这里可以同时看见道拉吉里、安娜普尔纳I和尼尔吉里;7、Poon Hill(3190),世界最佳观景台,看道拉吉里的最佳位置,同时可以看见安娜普尔纳群山、鱼尾峰和尼尔吉里;8、萨朗科(SARANGKOT)或世界和平塔,博卡拉的两个观景台,可以看见道拉吉里、安娜普尔纳和鱼尾峰,都是拍明信片的好地方,最好都去,如果都没去,等于没来博卡拉!下面是我们特别推荐的几个客栈:1、泰米尔:INTERNATIONAL GUEST HOUSE (电话:252299,267888),环境幽静,包早餐,机场免费接送,价格较贵;凤凰宾馆(电话:00977-1-4246949,4244298),中国人自己的宾馆,包早餐,换钱汇率较高,地理位置方便,方便拼车约伴,但有点嘈杂,适合初次到尼泊尔和英语不好的中国人。2、博卡拉:湖边酒店很多,我们只住了YETI GUEST HOUSE(电话:+977-61-462423)这一家,如果时间允许,建议萨朗科(SARANGKOT)住一晚,你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3、Timang:A-2 Restaurant,Timang,Manang,这家的平台是看马纳斯鲁的最佳位置,我们很遗憾地与它擦肩而过。4、Upper Pisang:HOTEL MANANG MARSHYANGGDI RESTAURANT & SHOP,电话:019-442001,994660006,睡在房间就可以看见安娜普尔纳II。5、Muktinath:HOTEL BOB MARLEY,电话:9841975367,9847680212,山上最有情调的客栈,老板喜欢摇滚,主厨澳洲工作15年。6、Marpha:PARADISE GUEST HOUSE & ROOF TOP RESTAURANT,电话:069-400015,这家的铁板鸡扒和混合蔬菜很不错。7、Kalopani:See You Lodge & Restaurant,电话98560-21091,061-531563。喜欢这家的阳台,看日出和拍星轨的好地方。8、Ghorepani:HOTEL HILL TOP & RESTAURANT,电话:9846067932,9847655571;SUPER VIEW LODGE & RESTAURANT,电话:9846137370,9847655598。这两家是Ghorepani位置最高离POON HILL最近的客栈,不用上山也能看到群山日出。博卡拉是全球最适合发呆地之一,湖光山色,风景绝美,但需要用心去发现。美丽的费瓦湖Tilicho Lake(5010),你是世界上最高的湖,走近你需要勇气。Poon Hill,世界最佳观景台之一。危险的塌方区。安娜普尔纳的夜晚值得期待,那是雪山和星空的约会。这样的夜晚,你在哪里?不经意之间,我们走过秋天。梦境中的穿行。我要飞得更高。生活原来可以这样。。。徒步不仅仅是自虐,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享受!安娜普尔纳大环徒步23天全记录我们选择的是大环+Tilicho Lake+Poon Hill,一共徒步15天。D19月21日,深圳—广州—加德满都1、下午2:00深圳八卦岭机场大巴,两个半小时到达广州机场。2、19:30,南航CZ3067航班正常起飞,00:15(当地时间22:00,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15分钟)到达加德满都。3、INTERNATIONAL GUEST HOUSE 的免费的士接到位于泰米尔的客栈(电话:252299,267888)。D29月22日,加德满都—博卡拉因为等最后一名队员,我们乘坐下午三点的当地小巴,每人600卢比,7小时左右到达博卡拉,入住YETI GUEST HOUSE(电话:+977-61-462423)D39月23日,博卡拉—BESISHAHAR1、为了省事,我们通过客栈包车前往BESISHAHAR,5人包车费5500卢比,车程大约4小时。2、因为在BESISHAHAR没有找到合适的背夫,我们选择住一晚,等从博卡拉赶过来的背夫。我们入住的是Thorung Peak Guest House,吃住都很便宜。D49月24日,BESISHAHAR—Syange— Chamje— TAL(1660米)坐车5.5小时,徒步3小时,海拔上升850米,810米-1660米难度※※※※,强度※※,风景※※※说明坐车包括中途在Syange吃午饭时间。徒步有点慢,一直在等背夫。难度定为四级是后面有一段座车非常危险,很多人都不敢往下看,还不时有人发出尖叫。今天的风景主要是低海拔峽谷风光,最大的亮点是在车上看到Manaslu,但也有当地人说我们看见的是另一座七千米雪山,这个有待专家考证。D59月25日,TAL(1660米)-Dharapani(1910米)-Danaqyu(2240米)徒步6.5小时,1100-1730,海拔上升580米,1660米-2240米难度※※。路好走,基本没什么难度。强度※※※。中午吃饭花了2个多小时,实际徒步时间不足5小时。风景※※。有印象的只有几个瀑布。D69月26日,Danaqyu(2240米)-Timang(2610米)-CHAME(2700米)徒步4.5小时,1030-1500,海拔上升460米,2240米-2700米难度※※※开始的一段上坡会有些吃力。强度※※※中途没有吃饭,后半程走得很快,为的是到Chame占位子。风景※※※一路与Manaslu为伴,在Timang看到最壮观的Manaslu。D79月27日,CHAME(2700米)-Pisang(3230米)徒步7小时,1030-1730,海拔上升530米,2700米-3230米难度※※大路为主,没什么难度。强度※※※中途午饭1.5小时,实际徒步5.5小时。风景※※※※出发不久就看见一座雪山,在Pisang看见漂亮的安娜普尔纳II。D89月28日,Pisang(3240米)-Humde(3400米)-Manang(3550米)徒步5小时,1100-1600,海拔上升310米,3240米-3550米。难度※※一直沿着大路走,没什么难度。强度※※※虽然包括吃饭才5小时,但今天是跟着马帮走,速度一直很快,正常情况需要6小时。风景※※※※一路雪山相伴,从安娜普尔纳II到安娜普尔纳lll。D99月29日,Manang(3550米)-Khangsar(4070米)-Tilicho Base Camp(4140米)徒步8小时,1100-1900,海拔上升590米,3550米-4140米。难度※※※※※去Tilicho Base Camp的最后一段是横切塌方区,非常危险。强度※※※※实际徒步时间超过6小时,海拔到达4100米。风景※※※沿途雪山相伴,但没有特别震撼的时刻。D109月30日,Tilicho Base Camp(4140)-Tilicho Lake(5010)-Khangsar(4070)徒步10小时,海拔上升870米,下降940米。难度※※※※※下山和再次穿过塌方去都很危险。强度※※※※※徒步10小时,时间最长的一天,下山下到膝盖痛。风景※※※※※早晨的营地,沿途的雪山,美丽的Tilicho Lake都带给我震憾。D1110月1日,Khangsar(4070)-Yak Kharka(4040)徒步5小时,海拔上升290米,下降320米。难度※※今天难度不大。强度※※※快速徒步3.5小时,中途没停留。风景※※※途中经过一片漂亮的黄树林。D1210月2日,Yak Kharka(4040)-High Camp(4860)徒步5小时,海拔上升820米。难度※※※没有什么危险的地方,只是海拔上升较快。强度※※※正常速度5小时。风景※※※没有想象的那么震撼。D1310月3日,High Camp(4860)-Thorung La Pass(5410)-Muktinath(3710)徒步8小时,海拔上升650米,下降1700米。难度※※※※连续上升和下降,最高海拔5410米,走到部分人崩溃。强度※※※※强度仅次于去Tilicho Lake那天,但比想象的要容易。风景※※※垭口风景一般,多少有些令人失望。D1410月4日,Muktinath(3710)-Jomsom(2720)徒步3小时,坐车1.5小时,海拔下降990米。难度※※坐车的路况很差,吉普车也很破旧。强度※※休闲级徒步。风景※※※※MUKTINATH随处皆景,早上看日出,高处看雪山,村庄有惊喜。([]
《
维度侵蚀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烟台半岛白癜风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
维度侵蚀者》最新章节。
烟台半岛白癜风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
维度侵蚀者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烟台半岛白癜风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备案号:积极备案中...